一、目的意义
系 (部)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系 (部)教学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通过系 (部)教学工作评价,能准确判断系 (部)教学工作满足学校办学要求的程度,及时引导和制约系 (部)的教学工作行为,敦促系 (部)保质保量顺利完成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
二、基本原则
根据系 (部)教学工作的性质、特点,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对系 (部)教学工作主要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与状态相结合、精细与模糊相结合、实用性与易操作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行相对性评价。
三、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
系 (部)教学工作评价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质量、教风与学风等五个方面,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系(部)教学工作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
四、操作办法
系 (部)教学工作评价由教务处负责在每学年末进行一次。 首先由相关部门和人员分别对各二级评价指标进行分项评定(相对值A、B、C、D),再集中由教务处对各分项成绩进行加权综合(转化为绝对值--百分数),最后给出总评成绩。
本规定由教务处进行解释。
五、系(部)教学工作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 指标 |
A级标准 |
C级标准 |
分值 |
评定 |
A |
B |
C |
D |
教学 管理 |
管理 队伍 |
建立了系(部)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合理,职责清楚;有教学管理论文1篇以上或教学管理课题1项以上;参与学校重要教学文件建设1项以上;基层教学组织每学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平均次数>6次 |
建立了系(部)教学管理队伍;参与了学校教学文件建设;基层教学组织每学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平均次数>2次 |
5 |
|
|
|
|
质量 控制 |
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情况好;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设与执行情况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的优良率>90%;部门教学管理文件完善 |
有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以及执行记录;有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设与执行记录;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的优良率>80%;有部门教学管理文件 |
5 |
|
|
|
|
考务 管理 |
命题及试卷质量好,符合课程目标;严格执行试题命题审批程序,教研室主任认真把关;试卷评阅认真,进行教研室集体评议,有针对性整改措施 |
按时完成出卷任务;有试题命题审批表;有教研室集体评议 |
5 |
|
|
|
|
教学 秩序 |
有完善的日常教学检查制度及检查记录;教师无调停代旷课情况;(系)学生出勤率在98%以上;学校教学评估与检查评为优秀 |
有日常教学检查及检查记录;有教师无故调停代课情况;(系)学生有迟到或早退现象被通报 |
5 |
|
|
|
|
教师 队伍 |
教师 梯队 |
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主讲教师轴性教学梯队结构合理;课程主讲教师均为中级以上职称;所有的教授均担任授课任务 |
有专业(学科)带头人;课程主讲教师80%为中级或以上职称;80%的教授担任授课任务 |
5 |
|
|
|
|
青年 教师 培养 |
青年教师培养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以老带新”3对以上;青年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35%以上;每届教坛新秀评选至少有2名以上老师当选; |
有青年教师培养培养规划;有“以老带新”结对子;青年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20%以上;每届教坛新秀评选至少有1名老师当选; |
5 |
|
|
|
|
双师 型 比例 |
(系)双师型比例>70% (部)双师型比例>60% |
(系)双师型比例>50% (部)双师型比例>40% |
5 |
|
|
|
|
教师 教学 质量 综合 测评 |
本部门无任何教学差错事故;教师教学质量综合测评90分以上占本部门教师30%以上; |
本部门无任何教学差错事故;教师教学质量综合测评90分以上占本部门教师达10%。 |
5 |
|
|
|
|
教学建设与改革 |
专业 建设 |
(系)有完善的专业建设规划;申报新专业成功,或有省级示范性专业,或有省级重点专业 (部)此项不记分 |
(系)有初步的专业建设计划 |
系:5 |
|
|
|
|
部:0 |
|
|
|
|
课程 及 教材 建设 |
有省级精品课程至少1门;校级精品课程至少2门以上;主编全国性教材5篇以上或获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以上奖项1次;每学年教材更新率≥5%;优秀教材使用率>30% |
有校级精品课程1门;主编(副主编)全国性教材2篇以上;每学年教材更新率≥2%;优秀教材使用率达15% |
系:5 |
|
|
|
|
部:7 |
|
|
|
|
实践教 学及实 训基地 建设 |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有实验课程的比例≥8o%;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实验室开放率>30%;在用实验设备完好率>90%;专家对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价好 |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有实验课程的比例达50%;实验开出率达90%;实验室开放率达10%;在用实验设备完好率达80% |
系:5 |
|
|
|
|
部:6 |
|
|
|
|
教学改 革及成 果 |
省级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至少1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奖项1项,或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校优秀课程的比例≥4%;每学年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以上。 |
校级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至少1项;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优秀课程的比例≥2%;每学年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 |
系:5 |
|
|
|
|
部:7 |
|
|
|
|
教学 质量 |
教学 手段 |
教学手段多样化,每门课程均有多媒体课件开发;学生评教效果好(80%以上认同) |
有多媒体课件开发;教学效果较好(认同率达70%) |
5 |
|
|
|
|
课程 成绩 |
课程成绩总评80分以上占80%以上 |
课程成绩总评80分以上占60%以上 |
5 |
|
|
|
|
基本理 论与基 本技能 |
(系)各项综合技能考核通过率≥90%;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试鉴定或社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通过率>90% (部)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80%;计算机等级考试>80% |
(系)各项综合技能考核通过率≥70%;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试鉴定或社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通过率>70% (部)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达70%;计算机等级考试达70% |
5 |
|
|
|
|
学生 素质 |
(系)毕业论文选题难易适中;毕业论文质量高(80%以上论文评分优良) (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素质的水平高;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合格率90%以上 |
(系)毕业论文质量较高(60%以上论文评分优良) (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素质的水平较高;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合格率达80% |
5 |
|
|
|
|
教风 与 学风 |
教师 风范 |
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质量高 |
能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
5 |
|
|
|
|
课堂 教学 评价 |
课堂教学评价A等比例80%以上 |
课堂教学评价A等比例达60% |
|
|
|
|
|
学习 风气 |
有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效果好;学生上课出席率≥98%以上;课堂参加答疑比例高;作业质量好 |
学生上课出席达90%;有课堂参加答疑;能完成作业 |
5 |
|
|
|
|
课外 活动 |
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竞赛活动;有专门的指导教师;(系)学生参加学科知识竞赛人数比例≥10%;有校外获奖2项以上 |
组织了课外竞赛活动;有指导教师;(系)学生参加学科知识竞赛人数比例≥6%;无校外获奖 |
5 |
|
|
|
|
注:1、表中给出了A、C两级的标准,介于A和C 之间为B级,C级以下为D级;评价等级中四级的系数为参考系数。
2、ABCD各级权重分别为1.0、0.8、0.6和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