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 >> 详细信息

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21-05-25     点击:     来源:      编辑:教务处

一、专业名称代码

护理6202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医药卫生大类(62

护理类(6202

卫生(84)

社会工作(85)

内科护士(2-05-08-01)

儿科护士(2-05-08-02

急诊护士(2-05-08-03)

外科护士(2-05-08-04)

社区护士(2-05-08-05)

口腔科护士(2-05-08-07

妇产科护士(2-05-08-08)

中医护士(2-05-08-09)

临床护理

社区护理

健康保健

护士执业资格证

健康管理师

养老护理员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岗位,培养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良好思想品德,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老年护理及中医护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4)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健康史、身心状况、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相关知识。

5)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

6)熟悉社区传染病防纸鹕车缱佑蜗饭俜饺肟谠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

7)了解中医、康复及精神科等专科护理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更新新知识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并有一定的医院和社区护理管理能力。

3)能够规范地开展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具有一定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

4)能够独立进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

5)能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完整记录护理过程的能力。

6)具有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和各临床专科护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技能。

7)具有对常见病的病情和药物疗效的观察、监护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体育、专项体育(形体训练)、大学英语Ⅰ、大学英语Ⅱ(含护理英语)、计算机应用、军事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红色文化十讲、大学生安全教育等。

2.课程介绍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1)课程目标: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神实质、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全面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形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情感和政治认同,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中。

2)主要内容: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3)教学要求:总学时64,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16,学分4

2)形势与政策

1)课程目标: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变革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主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与政策的专题;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的专题;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的专题;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

3)教学要求:总学时48(含红色文化十讲16学时),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16,学分1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课程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尽快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律素养。

2)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以道德修养与法律两大块,分为:人生的青春之问、坚定的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学法守法知法用法7大章节,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3)教学要求:总学时48,理论学时36,实践学时12,学分3。

4)基础体育

1)课程目标: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塑造健康人格,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态度。

2)主要内容:《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及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南宁)有限公司实际情况,遵照“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注重学生提高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的同时,为学生打好理论与素质基础,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课程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定及评价标准、开设公共课的项目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体育舞蹈等。

3)教学要求:总学时32,理论学时2,实践学时30,学分2

5)专项体育

1)课程目标: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生把养生、康复体育结合自己的护理专业融会贯通。

2)主要内容:《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及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南宁)有限公司实际情况,遵照“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设体育与健康相关的养生体育及康复体育课程,重点培训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应用;课程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大众体质健康标准的测定及评价标准,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南宁)有限公司的太极拳、八段绵、瑜伽、健美操、体育舞蹈和篮球是学校特色专项体育课程。

3)教学要求:总学时32,理论学时2,实践学时30,学分2

6)大学英语Ⅰ

1)课程目标: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加强听、说等交际能力,使学生在涉外交际日常活动和护理业务活动中具备简单的口语和书面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借助词典阅读简单的英语实用性文章,初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

2)主要内容:学习有关派对、唐人街、娱乐生活、爱好、健康、假日等主题的课文与主题相关的核心词汇和固定搭配,词汇的各种词性和功能作用,以及学习填写表格、书写各种类型的电子邮件和广告、通知的实用性写作,完成与主题相关的小组合作项目和听力练习、口语互动活动,学习护理英语基础词汇和日常口语表达。

3)教学要求:总学时64,理论学时48节,实践学时16,学分4。

7)大学英语II(含护理英语)

1)课程目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强化听、说等交际能力,使学生在涉外交际日常活动和护理业务活动中能够胜任基本的口语和书面交流,使学生能够借助词典阅读中等难度的英语实用性文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基本推介能力。

2)主要内容:学习有关知名企业、办公室礼仪、制造业、环境问题、商务用餐等相关主题课文与主题相关的核心词汇和固定搭配,复习时态与语态,学习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条件句和虚拟语气,以及商务信函、名片、简历、求职信等实用写作,完成与主题相关的小组合作项目和听力练习、口语互动活动,学习护理英语相关词汇和日常口语表达。

3)教学要求:总学时64,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16,学分4。

8)计算机应用基础

1)课程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常用互联网软件的使用等基本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一定了解,能熟练应用办公软件完成文档的录入、编辑与排版、表格的录入、函数使用与数据处理,演示文稿的创建与动画设计等任务,能利用互联网搜索信息、下载文件与收发电子邮件。

2)主要内容:计算机文化常识、计算机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制表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安全与系统维护

3)教学要求:总学时51,理论学时23,实践学时28,学分3

9)军事理论教程、军事训练

1)课程目标:通过军事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2)主要内容:门课程主要含《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军事理论》涵盖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军事技能》涵盖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射击与战术训练、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等知识。

3)教学要求:总学时34,理论学时10,实践学时24,学分2;军事训练14天,学分2

10)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1)课程目标: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根本,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涵育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创新人才。

2)主要内容: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3)教学要求:总学时34,理论学时26实践学时8,学分2。

1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

1)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了解、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内容,开展自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探索和职业环境探索,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

2)主要内容:学业生活与职业发展,自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认知与职业素质培养,职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概述,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与修订等。

3)教学要求:总学时16,理论学时16,学分1。

12)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1)课程目标:帮助大学生学习就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相关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熟悉就业与创业的方法和技巧。

2)主要内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目标的选择、大学生求职技巧、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以及大学生创业等内容。

3)教学要求:总学时16,理论学时16,学分1。

13)红色文化十讲

1)课程目标: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时代价值和江西红色文化的生成演进;了解和掌握红色道路、红色理论、红色政权、红色精神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从而激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做红色江山接班人。

2)主要内容: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什么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为什么农村包围城市是革命成功之路;为什么山沟沟里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等。

3)教学要求:总学时16,理论学时10,实践学时6(本课程放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

14)大学语文

1)课程目标:通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加强传统文化修养,激发创造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形成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通过学习,提高和强化对本民族语言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字运用水平。

2)主要内容:包括上编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编医古文部分的传记、书序、经传、医论、杂著等;下篇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

3)教学要求: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学分2。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急救护理等。

(注:★为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介绍

1)人体解剖学

1)课程目标: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获得本专业必须具备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牢固的职业理想。

2)主要内容:本课程由大体(系统)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概要三部分组成。大体(系统)解剖学主要讲解的是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等。组织学主要介绍基本组织和各主要器官的微细结构,胚胎学概要简要介绍人体胚胎的早期发育。

3)教学要求:总学时102,理论学时66,实践学时36,学分6

2)生理学

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并适当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从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去分析、理解人体生理学功能的调节以及机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为后续医学临床课程奠定结实的基础,而且更为今后从事医疗卫生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生理学基础。

2)主要内容:向学生介绍人体各个系统、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以及它们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同时还要向学生介绍人体内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内容包括细胞生理、血液、循环、呼吸、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肾脏、感官、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教学要求:总学时72,理论课时58,实践课时14,学分4。

3)生物化学

1课程目标生物化学是一门蓬勃发展的课程,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吸收了众多学科的长处,使之发展更具生命力。应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已成为生命科学和现代医学研究的共同目标。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主要目的是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为其他医学课程的学习打基础、做铺垫。此外,学会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日后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主要内容向学生介绍人体的化学物质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调控、基因信息的传递及调控、重要器官、系统的生化。具体内容包括: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与维生素、糖、脂类及蛋白质的代谢、DNA、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血液与肝脏的生物化学等。

3教学要求总学时36理论课时32实践课时4,学分2

4)免疫与病原生物学

1)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医药学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医学基础课程,属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之间的桥梁。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能够运用本学科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分析传染病发生过程的具体问题,同时也为学习后期各科临床课程提供必要的相关知识。

2)主要内容:本课程包括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医学免疫学,中篇为医学微生物学,下篇为人体寄生虫学。重点介绍机体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免疫学防治;常见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重要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性等。

3)教学要求:总学时54,理论学时42,实践学时12,学分3。

5)病理学

1)课程目标:病理学为医学主干必修课程,它运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防治及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为学生后续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而且更为今后参加临床护理和防治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础。

2)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块,总论内容包括绪论、疾病概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缺氧、发热、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炎症、肿瘤。各论内容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后续学习临床知识及护理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3)教学要求:总学时54,理论学时38,实践学时16,学分3

6)护理药理学

1)课程目标: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使护理学生具有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护理药理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各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熟悉主要药物的作用机制;熟练掌握护理药理学实验操作基本技术,具有监护和初步处理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

2)主要内容:护理药理学是护理学专业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它是药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以人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临床如何合理用药和护理工作者在合理用药中的地位和作用。护理药理学不仅介绍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还着重阐述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知识;护理人员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为指导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理论依据。

3)教学要求:总学时72,理论学时60,实践学时12,学分4

7)护理学基础(含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技术)

1)课程目标: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采用“以人为中心,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理念,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所必须掌握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是对各专业和各系统疾病的病人及健康人群进行的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和技术护理服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带有普遍性的一门重点课程。该课程将护理程序有机地贯穿始终,以适应整体护理的需要,并培养学生为适应职业变化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主要内容:重点讲授基础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爱专业、重护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明确护士的职责,确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现代护理观念的指导下,初步学会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实践,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和具有较高的护理实践技能,增强在护理工作中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3)教学要求:总学时180,理论学时82,实践学时98,学分10

8)健康评估

1)课程目标:了解个体在健康和生命过程中的经历,包括健康、疾病和康复。使学生掌握健康评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正确做出常见病的护理诊断并能完成规范护理病历书写的能力。

2)主要内容:包括如何与患者交流,学习问诊的内容和方法,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心电图,影像检查,实训室检查等辅助检查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症状评估、检体评估、辅助检查、护理病例的书写与护理诊断分步骤和思维方法。

3)教学要求:总学时72,理论学时58,实践学时14,学分4

9)内科护理

1)课程目标: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通过学习这一门课,要求学生熟悉有关护理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能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并且能应用已学的有关护理知识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护理。

2)主要内容:重点讲授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及其护理技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护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

3)教学要求:总学时144,理论学时108,实践学时36,学分8

10)外科护理

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这一门课,要求学生熟悉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外科病人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并为病人提供临床护理,同时熟悉外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和配合。

2)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的创伤、感染、肿瘤、结石、梗阻、功能障碍等病人的护理常规,学会外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熟悉外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原则,具有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教学要求:总学时120,理论学时84,实践学时36,学分8

(11)儿科护理

1)课程目标: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临床护理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熟悉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了解和认识现代儿科护理的观念及原则,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小儿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主要内容:重点讲授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儿童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技能及其护理技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及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小儿解剖生理特点、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护理防治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危患儿进行身心护理,具有一定的病房管理能力。能对个体、家庭及社区进行保健指导与卫生宣教,帮助与促进小儿身心健康成长。

3)教学要求:总学时60理论学时46,实践学时14,学分4

(12)妇产科护理

1)课程目标:研究妇女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非孕期及胎儿、新生儿的生理、病理、心理、社会变化及与优生优育、妇女保健等综合性内容。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运用妇产科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按照护理程序为妇产科常见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2)主要内容:重点讲授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方法及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措施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及其护理技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让学生熟悉掌握临床护理中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妇产科常见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熟练的进行疾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诊断。

3)教学要求:总学时90,理论学时65,实践学时25,学分6

(13)急救护理

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观察和救护能力,通过课堂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临床实践必须的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和急救技术,并能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护理对象解决护理问题。

2)主要内容:包括院外急救、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的急救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急性中毒、中暑、淹溺与触电以及灾害事故(如车祸、地震、火灾等)救护常识。

3)教学要求:总学时60,理论学时44,实践学时16,学分4

(14)中医护理(含中医基础及中医护理技术)

1)课程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医药和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医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2)主要内容:阴阳五行、藏象、经络与腧穴、体质、病因病机、病情观察、方药基本知识,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中医一般护理辩证及施护纲要,常用中医技术操作与护理常见病症的辨证护理,中医康复护理与肿瘤患者中医整体护理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等。

3)教学要求:总学时108,理论学时76,实践学时32,学分6

(15)护士人文修养(含护理伦理、护患沟通)

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以求培养出合格护士必备的人文素质。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及提高伦理道德水平、学会人际沟通、知晓文明礼仪、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态度。传承中医药文化、创新思维模式。将人文学科与护理理论相结合,重点在于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提高美学修养,掌握人际沟通的方式方法,自觉运用人文关怀精神指导实践。

2)主要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社会学基础、文化学基础、美学基础、护理礼仪、人际关系、人际沟通和科学思维,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重点讲述如何加强学生的护德建设、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增加群体合作的精神、知晓社会文明礼仪,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和人际沟通能力。

3)教学要求:总学时34,理论学时20,实践学时14,学分2

(16)护理心理学

1)课程目标: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交叉而产生的一门应用学科,是护理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整体护理观,掌握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方法,熟悉病人的心理特点及病人心理护理的程序,了解影响护士心理健康因素,学会自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心理健康维护,能够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指导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2)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护理心理学的概念、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护理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心理学基础、心理应激与心身健康、心理评估、心理干预、病人心理规律、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临床各类病人的心理护理、护士心理健康与维护。

3)教学要求:总学时34,理论学时26,实践学时8,学分2

(17)精神科护理

1)课程目标:精神科护理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是关于认识精神科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精神及心理健康的学科,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精神科护理的学习,了解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具备一定的对精神疾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精神疾病患者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了解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医院护理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等。在提高对精神及心理疾病识别能力的同时,又能提升学生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增进学生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2)主要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以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为主,讲授精神科常见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等。由于精神科护理需要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生物-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服务照顾,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与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相互沟通的技巧,并将精神卫生保健知识传递给普通民众,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其向精神疾病患者及普通民众提供护理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要求:总学时36,理论学时26,实践学时10,学分2

(18)传染病护理

1)课程目标:《传染病护理学》是从内科护理学分化出来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传染科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恢复和保持病人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能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学会运用护理程序,掌握传染病护理的评估要点、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以及传染病护理的特殊性,使学生获得传染病护理的基本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内科及传染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对常见病、多发病病人实施护理,在护理实践中表现出关心爱护、尊重他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爱护观念。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常见传染病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能进行护理评估,得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和实施措施,评价护理效果,对每个传染病病人能按护理程序完成系统化整体护理。

2)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总论、病毒性传染病患者的护理、立克次体病患者的护理、细菌性传染病患者的护理、钩端螺旋体病患者的护理、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护理、原虫感染患者的护理、蠕虫感染患者的护理。

3)教学要求:总学时36,理论学时28,实践学时8,学分2

(19)护理管理与科研基础

1)课程目标:本课程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和必修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要求学生掌握护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熟悉护理管理者的工作方法和内容,护理科研的基本程序和相关知识。具有正确制定计划和有效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并能独立指导护理工作,具有正确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技巧,进行有效处理冲突的能力。

2)主要内容:主要讲授管理概述、计划工作、组织工作、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工作、控制工作等,并根据管理发展现状介绍组织文化、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医院感染管理、护理风险管理等内容。通过课堂教学,结合管理案例教学及管理实践训练,使学生了解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以及护理管理的组织结构、特点和任务,掌握管理的五个职能,获得一定的护理管理能力,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要求:总学时36,理论学时30,实践学时6,学分2

(20)老年护理

1)课程目标:老年护理是一门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本课程体现“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老年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主线,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的”,为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培养专业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2)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绪论,老年人的健康保健、照护与管理,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心理卫生与常见心理问题护理,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与护理,老年人健康问题与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老年人康复护理同病人的心理特点、临床各类病人的心理护理、护士心理健康与维护。

3)教学要求:总学时30,理论学时24,实践学时6,学分2

(21)音乐欣赏

1)课程目标:护理工作人员重大的职责就是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愉快的环境,让病人感受生命和生活的美好,建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护士的工作职责决定了护士对内在素养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她们自身有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追求,才会去影响她周围的病人。在护理系中开设《红色经典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这门课,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感受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于自己的行动中去,进而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2)主要内容:《红色经典艺术教育---音乐欣赏》,从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不同时期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无数音乐作品中精选而来。课程内容从中选其中最具特色的四个篇章,第一篇:歌颂红军长征的音乐;第二篇:歌颂解放战争的音乐;第三篇:歌颂新中国的音乐;第四篇:歌颂新中国建设的音乐。

3)教学要求:总学时32,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16,学分2

(22)临床营养学

1)课程目标:合理膳食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临床营养学一门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性质、功能、来源以及营养缺乏病的防治、疾病的营养治疗等相关学科。护理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本教材的系统学习,可以全面掌握营养学知识,熟练地运用于护理工作实践,有效地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2)主要内容:本教材设有四章共二十六节。内容涉及营养学基础、健康人群的营养、临床营养基础与常见疾病的营养。

3)教学要求:总学时30,理论学时24,实践学时6,学分2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课程教学

1.必修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训学时

实验

学时

必修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D12304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

48

16


4

2,3

考试

D1230102

形势与政策(含红色文化十讲)

48

32

16


1

1,2,3,4

考试

D12303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36

12


3

1

考试

D1230204

基础体育

32

2

30


2

1

考试

D1230205

专项体育(形体训练)

32

2

30


2

2

考试

D1230406

大学英语Ⅰ

64

48

16


4

1

考试

D1230407

大学英语Ⅱ(含护理英语)

64

48

16


4

2

考试

D1230308

计算机应用基础

51

23

28


3

1

考试

D1230209

军事理论教程、军事训练

34

10

24


2

1

考查

D1230210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34

26

8


2

1

考查

D1230111

大学生安全教育

8

8



1

1

考查

D1230212

大学语文

32

32



2

1

考查

D123021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32

32



2

1,4

考查

专业基础课程

 

D1230614

人体解剖学

102

66


36

6

1

考试

D1230415

生理学

72

58


14

4

2

考试

D1230216

生物化学

36

32


4

2

2

考试

D1230317

病理学

54

38


16

3

2

考试

D1230318

免疫与病原生物学

54

42


12

3

2

考试

D1230419

护理药理学

72

60


12

4

2

考试

D1230220

护理学导论

36

30

6


2

2

考试

专业核心课程

D1230421

健康评估

72

58

14


4

2

考试

D1230822

基础护理技术

144

52

92


8

3

考试

D1230823

内科护理

144

108

36


8

3

考试

D1230824

外科护理

120

84

36


8

4

考试

D1230625

妇产科护理

90

65

25


6

4

考试

D1230426

儿科护理

60

46

14


4

4

考试

D1230427

急救护理

60

44

16


4

4

考试

 

2.选修课程

1)限选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训

学时

实验

学时

专业拓展课程

D1230628

中医护理(含中医基础及中医护理技术)

108

76

32


6

3

考试

D1230229

护士人文修养(含护理伦理、护患沟通)

34

20

14


2

1

考试

D1230230

护理心理学

34

26

8


2

1

考查

D1230231

精神科护理

36

26

10


2

3

考试

D1230232

传染病护理

36

28

8


2

3

考试

D1230233

护理管理与科研基础

36

30

6


2

3

考试

D1230234

老年护理

30

24

6


2

4

考试

D1230235

音乐欣赏

32

16

16


2

2

考查

D1230236

临床营养学

30

24

6


2

4

考试

D1230137

劳动教育(专业实训技能训练)

16


16


1

4

技能考核

 

2任选课程

人文知识教育课程,必须修满2学分。

科学技术教育课程,必须修满2学分。

职业技能教育课程,必须修满4学分。

艺术体育教育课程,必须修满1学分。

跨专业、跨学科综合类课程,必须修满1学分。

3.课程学时分配比例表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

专业拓展课

合计

理论课时

347

326

457

270

1400

实践课时

196

100

233

122

651

小计

543

426

690

392

2051

理论与实践比例

1.8:1

3.3:1

2.0:1

2.21

2.21

各类课占总学时%

26.5

20.8

33.6

19.1

100

 

(二)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安排在第四学期,共3周。要求学生通过临床见习学习真实的临床诊疗思维,训练问诊、基本体格检查等内容,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医院的基本诊疗流程和制度,为临床毕业实习做好准备。

(三)护理技能强化训练

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安排在第四学期,课时16学时,要求学生通过强化训练掌握护理核心技能,学习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学生通过考核才能进入毕业实习阶段。

(四)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安排自第四学期授课结束后暑期开始;至第5学期、第6学期进行,共计38周。实习科目为中、西医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等,一般采取各科轮转实习。

(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第一学年暑期安排学生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做好社会实践计划、经费安排、实施详细过程及实践心得报告。

(六)实践教学比例

实践(实验、实习、实训)性教学总课时为1881学时,其中校内外教学实训647学时(含见习90学时),实验94学时,校外临床实习1140学时,理论教学1400学时,总教学活动学时为3281学时(含实习1140学时),实践性教学占总教学活动学时比例为57.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为1.31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行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本行业、专业发展,能够广泛联系行业的医疗机构,了解行业和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从医院或相关医疗机构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

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

1)人体解剖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黑(白)板、计算机、解剖模型、人体标本、系列挂图等;用于人体解剖学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2“三理”技能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动物实验操作台、动物实验常用试剂盒器械、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机能学虚拟实验系统等设备,用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与实验。

3)基础护理实训室

配备多功能示教室2间、护士站、模拟病房5间、无菌操作技术实训室1间、穿刺技能训练实训室1间。模拟病房共有5间,每间配备8张单折标准病床,8个高级模拟人,8套床头柜、凳子,8张手推车及各种操作的模型及设备,能实现基础护理实训中导尿、灌肠等多项操作。无菌操作技术实训室配有操作台、无菌技术操作包、各种模型,能实现无菌操作技术、导尿、静脉输液等各项操作。

4)健康评估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白板、计算机、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模拟人,安装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系统软件,用于诊断学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5)内科护理实训室

心电图机具有手动记录、自动记录功能,可以选择多种报告模式进行记录。开放式健康评估辅助教学系统触摸屏操作,内容以课程标准为设计蓝本,包括健康评估常用诊疗技术、习题测试系统。有图文、声音、动画、视频等,适宜学生学习的触控一体机配置。系统软件可升级,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添加相关内容。

6)外科护理实训室

配备有外科洗手设施,创伤护理模型,各种闭式引流模型,外科打结技能训练模型,多技能外科训练组合模型,瘘管造口术护理模型,换药车、负压吸引器、骨折固定板、消毒的骨科包、器械包等设备。可开展术前准备、术后换药和拆线、外伤包扎、骨折牵引、固定等实训项目。

7)妇产科护理实训室

配有普通床、妇科检查床、产床、操作台,同时配有妇科检查模型、新生儿脐带管理模型、骨盆与胎儿套装模型、男性骨盆、女性骨盆、分娩机转示教模型等,能很好地完成妇产科护理方面的多项操作。

配备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及分娩模型,卧式婴儿身长测量板、产包、骨盆测量器、胎头吸引器、阴道灌洗器、产钳及产科手术器械包等。胎心检测仪共4台,能够显示胎儿瞬时心率数字,有胎儿瞬时心率图谱记录、胎动标记记录,并能进行胎心音录音和重放。孕妇产科检查模拟人,具有真实人体仿真结构;可进行四步触诊、胎儿心音的听诊、胎儿心音的速度快慢及音量高低可随时调节并外放,骨盆内外测量、宫高腹围测量的联系和指导。

8)儿科护理实训室

儿科护理实训室配有普通床、婴儿床、操作台、足月新生儿模拟人以及其他能满足新生儿洗护用设备,有1个高级心肺复苏模拟人,8个普通心肺复苏模拟人,配备有基本的新生儿护理模型、该模型具有真实人体仿真结构,可用于练习新生儿抱持、包裹、更换尿布、喂奶、洗浴、脐带护理、清理眼、耳、鼻及口腔。可练习测量身长、体重、胸围、腹围、头围。配备有婴儿洗浴池、游泳池、抚触台等儿科护理学常用设备。能给学生提供急救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方面良好的教学需求。

9)模拟ICU病房

按照三级医院的标准设置,配套模拟重症监护病房ICU教学系统及模拟重症监护病房ICU教学系统(急危重症模拟人)、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急救设备,临床高仿真模拟情景教学,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护理小组为单位开展重症监护环境护理技术、重症监护基本技术等实训教学。

10)急救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白板、计算机、全功能综合急救模拟人,安装急救技能训练系统软件,用于急救医学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护理专业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护理学专业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专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相关政策法规、职业标准,各类中医药图书资源和专业期刊文献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录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

充分利用幻灯、模具、投影、视频和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采用案例分析、问题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2.实践教学

主要包括实验实训、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实验实训一般在校内实验室、实训室完成。临床见习一般在学校的附属医院完成,毕业实习要求二级甲等及以上附属医院及教学实习医院(综合性医院要求有中医科)完成。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

3.其他相关要求

学校应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教育、社会责任、绿色环保、管理、劳动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五)学习评价

为检查教学效果,衡量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各门课程要进行考核。各科临床实习,每个学生要作自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总结,带教教师根据各科量化标准进行评定。

考试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考核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又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毕业考试在毕业实习结束后回校进行。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业要求,达到规定的学分方可获得毕业资格。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和系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系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1.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2.具有护理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3.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体魄健全;

4.具有较快适应医疗卫生行业护理岗位和社区卫生保健,护理岗位服务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达到国家制定的普通高等教育其它质量指标。

5.能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实践、案例编写、创业计划、模拟经营等方面;

6.修满17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课程98学分、限选课程23学分、任选课10学分、毕业实习20学分、毕业论文5学分,毕业综合考试8学分、军事训练2学分、品行修养3学分、劳动教育1学分、创新与创业5学分。

学生修完规定的所有课程,完成实践环节任务,经毕业考核,成绩达到学校学籍管理管理规定,准予毕业。

 

 

十、附录

 

附录1 护理专业教学进程

(入学程度:高中毕业:学制三年)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训学时

实验学时

考核方式

学分

按学期分配



17

18

18

15

3

20

18







D12304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

48

16


考试

4


32

32





临床实习  专业技术资格考前培训  毕业考试共38周


D1230102

形势与政策(含红色文化十讲)

48

32

16


考试

1

12

12

12

12


D12303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36

12


考试

3

48





D1230204

基础体育

32

2

30


考试

2

32





D1230205

专项体育(形体训练)

32

2

30


考试

2


32




D1230406

大学英语Ⅰ

64

48

16


考试

4

64





D1230407

大学英语Ⅱ(含护理英语)

64

48

16


考试

4


64




D1230308

计算机应用基础

51

23

28


考试

3

51





D1230209

军事理论教程、军事训练

34

10

24


考查

2

34





D1230210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34

26

8


考查

2

34





D1230111

大学生安全教育

8

8



考查

1

8





D1230212

大学语文

32

32



考查

2

32





D123021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32

32



考查

2

16



16


公共基础课程汇总

543

347

196

0


32

331

140

44

28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D1230614

人体解剖学

102

66


36

考试

6

102





D1230415

生理学

72

58


14

考试

4


72




D1230216

生物化学

36

32


4

考试

2


36




D1230317

病理学

54

38


16

考试

3


54




D1230318

免疫与病原生物学

54

42


12

考试

3


54




D1230419

护理药理学

72

60


12

考试

4


72




D1230220

护理学导论

36

30

6


考试

2


36




专业基础课程汇总

426

326

6

94


24

102

324

0

0


专业核心课程

D1230421

健康评估

72

58

14


考试

4


72




D1230822

基础护理技术

144

52

92


考试

8



144



D1230823

内科护理

144

108

36


考试

8



144



D1230824

外科护理

120

84

36


考试

8




120


D1230625

妇产科护理

90

65

25


考试

6




90


D1230426

儿科护理

60

46

14


考试

4




60


D1230427

急救护理

60

44

16


考试

4




60


专业核心课程汇总

690

457

233

0


42

0

72

288

330


专业拓展课程

D1230628

中医护理(含中医基础及中医护理技术)

108

76

32


考试

6



108



D1230229

护士人文修养(含护理伦理、护患沟通)

34

20

14


考试

2

34





D1230230

护理心理学

34

26

8


考查

2

34





D1230231

精神科护理

36

26

10


考试

2



36



D1230232

传染病护理

36

28

8


考试

2



36



D1230233

护理管理与科研基础

36

30

6


考试

2



36



D1230234

老年护理

30

24

6


考试

2




30


D1230235

音乐欣赏

32

16

16


考查

2


32




D1230236

临床营养学

30

24

6


考试

2




30


D1230137

劳动教育(专业实训技能训练)

16


16


技能
考核

1




16


专业拓展课程汇总

392

270

122

0


23

68

32

216

76

90

1140


专业汇总

3281

1400

557

94


121

501

568

548

434

90

1140


毕业考试科目:专业基础(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人文护理、中医护理、传染病护理)
专业综合(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急救护理)



 

 

版权所有: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  地址:江西抚州市赣东大道1111号   邮编:344000 

           联系电话:0794-8222829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